華南地區冬季溫暖,夏秋季高溫、多雨,對甜玉米的生長非常有利,但是由于生長過快,植物營養積累不充分,使營養品質下降,同時由于高溫多雨,病蟲害發生也較嚴重。為了控制病蟲害,通常采用高毒農藥或加大用藥量,這不僅影響了產品的質量,而且也不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推廣種植甜玉米,使產品優質且適合時宜,提高經濟效益,甜玉米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選用優良品種
近年全國各地相繼種植臺灣農友華珍甜玉米高產、優質、抗病、適應性廣的品種。
2、整地播種
(1)選擇播期 甜玉米產品以鮮食和加工為主,因為青苞貯存的時間有限,在12℃時只能貯存5~7天,在常溫下2~3天就喪失原來的品質和營養價值,所以種植要圍繞市場的目標定位,確定播種期,分期、分批播種,一般根據品種的生育期與供應市場時間及當地的氣溫情況來推算播種日期,春季種植(3月上旬),生育期80天左右,到了華北由于當地氣候變化,生育期可能會增加到85~90天。超甜玉米春播3月上旬,秋播8月上旬。
(2)套種 甜玉米前期生長慢,占據空間少,可以套種一些低矮、生長期短的作物,或者在其生長后期套種已育好的甜玉米苗,一般是在甜玉米青苞采收前一星期左右,將育好的3片葉大苗移栽到兩株中間處,按常規管理即可。
(3)選地、整地與播種 甜玉米可以采用時間或距離隔離,即與普通玉米開花期錯開20天左右,或周圍300~500米不種普通玉米,防止傳粉影響品質。玉米是需水較多的旱地作物,怕旱怕澇,必須選擇排灌方便、肥力好的沙壤土種植。 華南地區雨水較多,一般開畦種植,畦寬包溝1.3米,種雙行,行距65厘米,株距30厘米,每畝種3500株(穴)左右;每畝播種量約500克種子,早春育苗移植,夏秋冬季可直接播種,若為了提早上市,則可用薄膜覆蓋育苗,當苗長到3葉時破膜打孔移栽。直播每穴播2粒種子,再順行每穴蓋上腐熟的農家肥(如土雜肥、豬糞等),每畝施2000~3500千克。若事先在農家肥中拌入50~70千克過磷酸鈣則效果更好。播種時土壤水分要充足,否則播后要及時灌水。 3、田間管理 (1)雜草防除
播后1~2天內噴拉索和阿特拉津除草劑防苗期雜草,用背式噴霧器,每桶水約30千克加50克拉索和50克阿特拉津,每畝約噴3~4桶藥水。 (2)移苗、補苗、定植
在苗長到3片葉時移植,對缺株穴要補栽,補栽時最好在傍晚和陰天進行,苗要帶土,栽后澆適量的水。4~5葉時每穴定植1株。 (3)施肥
重施基肥(種肥)和大喇叭口肥〔拔節伸長后10天左右〕,適宜施苗肥、拔節肥和粒肥。農家肥與化肥結合使用。氮肥全期施用,磷肥著重基施(種肥),鉀肥著重中期施用。一般在散粉前期以氮、磷肥為主,散粉期至乳熟期以磷、鉀肥為主略加。具體用量要根據地力水平和植株生長情況酌定,以保持生長茁壯,葉色正?;蚱顬橐?。
(4)澆水
拔節期前土壤相對濕度60%~80%,可以誘導根系向縱深發展。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期是甜玉米最需水的時期,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以利長穗、增粒。
(5)培土防倒伏
拔節后玉米大喇叭口期結合重施肥進行培土,以保肥、抗倒伏和促進根系與植株生長,同時也可蓋住部分雜草。
(6)病蟲害防治
播種期及收獲前注意防老鼠咬食幼苗及青苞。播種出苗期間注意防螻蛄、粘蟲等咬食根葉。一般可用1200~1500倍液敵百蟲澆灌土壤,也可用90%晶體敵百蟲1千克加水適量拌入炒香的米糠或麩皮50~100千克,每畝撒施4~8千克誘殺地下害蟲。生長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蟲、蚜蟲等害蟲。大喇叭口期防治螟蟲及蚜蟲可用90%敵百蟲1500~2000倍液噴霧;粘蟲可用溴氰菊醋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采摘前7~10天(天)不能噴施任何農藥。
(7)輔助授粉 甜玉米開花授粉期間,如遇陰天或低溫天氣,要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產量和果穗商品品質。
4、收獲及貯藏 華珍甜玉米從播種到收青苞,春播80~85天,秋播75~80天。當籽粒金黃色期時收獲青苞,正常春秋種植約在開花后24~26天,晚秋播種則需30~40天或更長時間收獲,全田植株成熟期比較一致,可一次收獲或分批收獲。青苞收獲后應即時食用,或冷藏處理,逐步加工,否則甜度下降,品質降低。 |